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導師:韓經(jīng)太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1-22 編輯: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:
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導師:韓經(jīng)太

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導師:韓經(jīng)太內(nèi)容如下,更多考研資訊請關(guān)注我們網(wǎng)站的更新!敬請收藏本站,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(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(lǐng)取,有各種考研問題,也可直接加我們網(wǎng)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,全程免費答疑,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,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。)

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導師:韓經(jīng)太 正文

韓經(jīng)太,男,1951年3月生,原籍甘肅省定西縣?!拔母铩敝校韧Un,1968年起插隊于甘肅省酒泉地區(qū),1972年抽調(diào)進甘肅省糧食機械廠作車工。1977年,國家恢復高考制度,考入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,1981年畢業(yè),獲文學學士學位。1981年考入吉林大學中文系讀研究生,1984年畢業(yè),獲文學碩士學位。1984年分配到北京語言大學,任教至今。曾任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,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首都國際文化研究基地主任、首席專家,《中國文化研究》雜志主編。中國古代文學學會理事,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,宋代文學學會理事,中國老舍研究會秘書長。

?個人履歷

韓經(jīng)太,男,文學碩士,教授,博士生導師,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首都國際文化研究基地主任、首席專家,《中國文化研究》雜志主編,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,中國古代文學學會理事,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,宋代文學學會理事,中國老舍研究會副會長。講有《中國詩學思想與中國詩歌藝術(shù)》等課程。

?人物生平

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學、中國古代詩詞、中國古代思想史等人文科學研究。

?成就及榮譽

1991年獲“全國優(yōu)秀教師”光榮稱號。1996年入選國家“百千萬人才工程”第一、二等級。

?研究生培養(yǎng)

1997年開始正式招收中外碩士研究生,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專業(yè)、專門史專業(yè)。2004年招收中外博士研究生,專業(yè)為中國古代文學。

?獲獎情況

1、《宋代詩歌史論》,1999年,獲國家社科基金規(guī)劃項目優(yōu)秀成果三等獎。

2、《徜徉兩端:華夏審美風尚史(宋代卷)》,2000年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。

?代表論著

專著:

《中國詩學與傳統(tǒng)文化精神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0年。

《心靈現(xiàn)實的藝術(shù)透視----中國文人心態(tài)與古典詩歌藝術(shù)》,現(xiàn)代出版社,1991年。

《宋代詩歌史論》,吉林教育出版社,1995年。

《理學文化與文學思潮》,中華書局,1997年。

《徜徉兩端華夏審美風尚史(宋代卷)》,河南人民出版社,2000年。

《詩學美論與詩詞美境》,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,2000年。

《清淡美論辨析》,百花洲文藝出版社,2002年。

《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,2006年。

論文:

《中國古典詩學新探四題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87年第6期。

《論中國古典詩歌的悲劇性美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0年第1期。

《論中國詩學的平淡美理想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1年第3期。

《論宋詩諧趣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3年第5期。

《定位在自信式文化建構(gòu)的基點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4年第5期。

《宋詞與宋世風流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4年第6期。

《儒家“風骨”的清虛化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6年第4期。

《傳統(tǒng)“詩史”說的闡釋意向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1999年第3期。

《“清”美文化原論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》,2003年第2期。

《中國新文學發(fā)展中的老舍》,《文學評論》,1987年第1期。

《文學遺產(chǎn)的接受與開放性自律》,《文學評論》,1990年第3期。

《詩歌史:關(guān)注方式的轉(zhuǎn)換與審美心理的調(diào)整》,《文學評論》,1993年第5期。

《宋詞:對峙中的整合與遞傳中的偏取》,《文學評論》,1996年第5期。

《也論中國古典詩學的“意象”與“意境”說》,《文學評論》,2003年第2期。

《清真白石詞的異同與兩宋詞風的遞變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86年第3期。

《從抒情主體的心態(tài)模式看古典詩歌的美學特質(zhì)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87年第6期。

《主體參與和學術(shù)獨立??古典文學研究的現(xiàn)代化課題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88年第4期。

《古代文論研究應有多維視野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89年第4期。

《韻味與詩美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1年第3期。

《評<明代文學批評史>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3年第1期。

《宋詩與宋學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3年第4期。

《不大通,何以得大有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3年第5期。

《詞體:兩大聲律系統(tǒng)的復合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4年第5期。

《清淡詩心的精神狀態(tài)分析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5年第4期。

《詩本位與廣視野的交融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5年第5期。

《論唐人山水詩美的演生嬗變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8年第4期。

《學術(shù)現(xiàn)代化的開放性特質(zhì)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1998年第5期。

《唐宋詞學的自覺與樂府傳統(tǒng)的新變》,《文學遺產(chǎn)》,2001年第6期。

?科研項目

1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《“清”美文化與中國古典文學思想》,個人項目,2001??2005;

2、北京語言大學“十五”規(guī)劃項目《文化詩學研究》,項目負責人,2001??2005;

3、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《首善之區(qū)建設(shè)與留學生博雅教育研究》,項目負責人,2007—2009;

4、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《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》,項目負責人,2008-2010;

5、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《中國道德文化的傳統(tǒng)理念與現(xiàn)代踐行》,項目負責人,2009-2011;

6、北京市社科規(guī)劃辦重點項目《中國審美文化焦點問題研究》,項目負責人,2009-2011;

7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《宋代詩學精神的理學文化觀照研究》,項目負責人,2010-2012。

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(wǎng)站,如有更新或錯誤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,聯(lián)系方式

添加北京語言大學學姐微信,或微信搜索公眾號“考研派小站”,關(guān)注[考研派小站]微信公眾號,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[北京語言大學考研分數(shù)線、北京語言大學報錄比、北京語言大學考研群、北京語言大學學姐微信、北京語言大學考研真題、北京語言大學專業(yè)目錄、北京語言大學排名、北京語言大學保研、北京語言大學公眾號、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招生)]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語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。

北京語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
北京語言大學

本文來源:http://www.hnyxgs.net/blcu/yanjiushengdaoshi_557265.html

推薦閱讀